
诵读者:朴彦松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年级专业:20级中西面点工艺一班
性格特长:性格开朗、积极向上、擅长协作沟通,体育特长
理想信念:坚定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人生格言: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林县县委带领下,在物资条件极其匮乏的条件下,举全县之力,费十年之功“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从山西省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在陡峭的太行山上修建的长达1500公里大型水利工程。
红旗渠精神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1.自力更生
红旗渠工程动工时,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物资及其匮乏,甚至连钢钎、镐头、抬筐、抬杠等简单工具也很缺乏。林县县委明确提出:“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
2.艰苦创业
面对山西境内整条渠线完全处于悬崖陡壁之上的情况,民工们开始练习拴绳下山,手磨破了,就用布包上继续学,学会后,就整天腰拴绳索,悬在半空,打锤打钎,装药放炮。在红旗渠修建的过程中,林县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战胜了修渠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谱写了一曲曲坚韧不拔、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壮美诗篇。
3.团结协作
党组织始终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地凝聚着整个修渠大军的意志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走在了队伍最前面,人民群众紧随其后汇成了顽强拼搏的强大洪流。为保证修建进度和质量,林县县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段段突击的方法,修一段就通一段水,再修一段就再通一段水,段段接力,从山西修到林县,再修到各公社。
4.无私奉献
修渠工地先后涌现出舍己救人的共产党员李改云、把一生奉献给水利事业的林县水利局技术人员吴祖太、带头实干的五好连长石文祝、长期坚持在工地奋战的五好民工郑文锁等。
红旗渠建成通水,彻底改变了林县千百年来缺水的历史。红旗渠被周恩来总理评价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弘扬红旗渠精神为西部振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